【新快报】战疫笔记:因地制宜搭建ICU病房,全力以赴抢救每一个重症病人

2020-02-20

2019 岁末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武汉、迅速席卷神州大地,举国上下加入这场抗 " 疫 " 战斗中,全国各地纷纷捐资捐物支援武汉抗疫,各省卫生系统接连派出医疗队驰援武汉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是积极响应,大年三十开始就派出第一支医疗队,成立抗疫特战队,自大年三十接连派出三批 150 人医疗援助队伍到达武汉汉口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开展救援任务。

第三批医疗队的 131 人中,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派出了富有临床作战能力的精兵强将:刘勇军副主任、黎丽芬副教授、陈传希主治医师、卫政登副护士长、主管护理师吴林珠、梁启财、许雅君、夏洋洋。

地点:武汉协和医院

作者: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刘勇军日记原文:

【50 床位收治的全部是重型 / 危重患者】

医疗队 2 月 7 日晚上到达武汉,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一个病区,50 床位收治的全部是重型 / 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。队员们在出发前已经过医院全方位的诊疗、防控、技能培训,再经过半天紧张高效的培训,2 月 8 日开始进驻病房收治病人,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瞬时打响!

2 天时间匆匆而过,50 张床转眼就全部躺着重症患者,许多病人是严重低氧、重度呼吸衰竭、心功能不全、肾功能不全,全体队员克服重重困难,各项抢救紧张有序、有条不紊进行。

然而有些老年病人基础疾病较多,病情重,病情进展快,迅速发展重度 ARDS,普通病房使用氧疗和无创呼吸机治疗,低氧血症难以纠正,预后不好。看着有些病人治疗效果不佳,我们队员心情都不好。

由于我队接管的隔离重症病房条件有限,氧疗或无创呼吸支持不能缓解重度呼吸窘迫的患者症状,队员们都很着急,纷纷想怎么才能更好提高这些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?为此医疗队立即召开队务会,经大家充分讨论后形成共识:现有条件不足,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制宜,利用病房资源,创造一切条件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生命支持手段,在病房开设 ICU 治疗单元!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山一院重症医学专业人员优势和特长,尽最大可能降低危重型病人的死亡率!

【医疗队讨论重症监护室的建设方案】

说干就干,大家立即分头行动,队长朱庆棠教授马上与协和医院临时指挥部进行协调;副队长罗益锋教授调配医疗人力安排;刘勇军副主任立即进行简易 ICU 病房规划,并获得后方院本部重症医学科、抗疫特战队支持,准备 ICU 的相关设备、技术、药物;成守珍主任着手调整护理人员,将有 ICU 经验的护士调整到 ICU 病房;血液透析郑勋华教授负责 CRRT 事宜。一个简易而又高效的 ICU 病房立刻建立起来了。

与死神赛跑,挽救每一个生命,是重症人的职责!也是中山一院医疗队的担当!让危重症病人活下来,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和机会。相信 ICU 会在后续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!

今天武汉下雪了,雪过天晴,阴霾很快就会散去,武汉挺住!

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整理报道


报道链接:http://app.myzaker.com/news/article.php?pk=5e4b4dcc1bc8e04601000038

2020-02-19